地理介紹
Geography Introduction
Geography Introduction
金興村氣候適宜少颱風,是一個典型純樸的農村,因地勢平坦、土質肥沃且氣候溫和,轄區有八堡圳東圳貫穿村落(八堡圳為彰化平原最重要的水利設施,源頭自二水鄉鼻子頭附近導引濁水溪流,分別流經當時之舊名:「東螺東堡」、「東螺西堡」、「武東堡」、「武西堡」、「燕霧上堡」、「燕霧下堡」、「馬芝上堡」、「線東堡」等八個「堡」故稱為八堡圳,若以今日行政區域流經之地名分別:「二水鄉」、「田中鎮」、「社頭鄉」、「永靖鄉」、「田尾鄉」、「北斗鎮」、「溪湖鎮」、「埔鹽鄉」、「員林市」、「花壇鄉」、「大村鄉」、「秀水鄉」、「彰化市」、「福興鄉」、「鹿港鎮」等15個鄉鎮灌溉農田,提供稻米及酪農的優質環境,因此,造就了秀水為酪農的故鄉。
「國道中山高速公路」穿越本村西面,因高速公路的興建形成致使部分鄰別與村落地形阻隔。
「番花路144甲縣道」是本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,東接花壇鄉,西接福興鄉,交通網絡十分便捷,然而,番花路的東西橫向道路,致使本村的地理環境一分為二,自然形成兩側居民的阻隔。
「新興街」北起莊雅村交界處(老茄苳樹)起至番花路交叉口止。
「正興路」自秀水村港漧厝橋起至陝西村(陝西橋及吳厝大宅院)交界正興路原稱正興巷,於108年升格為「路」。(日據時代原為秀水線載運甘蔗之五分車鐵路線路,從彰化市至秀水鄉經金興村的正興巷路至陝西橋為終點,再轉往馬鳴山車站將甘蔗原料運往彰化縣和美鎮(中寮糖廠加工製糖)。
「圳岸巷」北自第1鄰(福德正神附近)起至明雅路連接花壇鄉,南接番花路交叉口。
「新興橋」位於縣道144乙線番花路上,陝西村大牌樓前,是村內學童前往陝西國小的重要聯絡橋樑,也是本村連接鹿港鎮與花壇鄉重要橋梁。
「阪本橋」位於縣道144乙線番花路上,緊鄰秀水鄉農會金興分部,是村落中央位置的重要歷史橋,為日據時期水利技師阪本所興建設計的橋樑。
「正興橋」位於縣道144乙線番花路上,是村落偏東往花壇鄉的橋樑。
「東營橋」位於縣道144乙線番花路上,介於本村與花壇鄉的鄉界,連接花壇鄉劉厝村與大村鄉茄苳村。
主要區域排水流及水利設施則由東往西分別有:「茄冬林排水」、「金興排水」與「阪(板、坂)本排水」與「八堡圳之東圳(舊稱沙溝仔)支流」四個系統,其中八堡圳之東圳貫穿本村,是村內重要的灌溉水源,八堡圳早期含沙量高,是當地居民早期取砂蓋房子的重要來源,所以又稱為沙溝仔。「八堡圳」是彰化平原最重要的農田灌溉水路,轄區有八堡圳東圳貫穿村落灌溉農田,提供稻米及酪農的優質環境,因此,造就了秀水鄉素有酪農的故鄉。近年來,水利設施不斷維護與水質改善,沉砂量已減少,灌溉水路最後在鹿港鎮洋子厝沉沙過濾後出台灣海峽,八堡圳堤供農田灌溉及牧草滋養的優勢條件,因此造就了「彰化米倉」、「酪農之鄉」的重大水利建設工程,其工程之浩大僅次於南部日本水利技師八田與一設計規畫興建的「嘉南大圳」水利工程。
金興村因為番花路貫穿村落的中央位置而一分為二,形成聚落人口自然區隔形成南北相望的特殊景觀,林姓為本村最大人口姓氏,其次為陳姓、張姓、廖姓、李姓、蘇姓、趙姓、許姓、粘姓再其次為其他姓氏及新移入人口。